【健適性】/【Fitting Fitness】 episode-9.💪《教練不等於醫師》
無論是自身經驗與前輩們常遇到的問題之一
⬇️
:教練,我手腕痛該怎麼做才會比較好?
:教練,我肩膀卡卡的舉起來還會痛是哪裡出問題?
:教練,我這裡痛...那裡痛...
...etc.
-
首先想給這些人鼓勵一下👏
.
適當的把自己身體的問題 反應給教練是相當正確的
可以幫助教練替你調整適合的課程
但是關於如何解決?
✔該詢問的應該是醫師
體適能/健身固然能協助身體機能與提升健康
但身體上的病痛可能得的原因相當複雜
這方面就得求助於專業的醫學相關人士👨⚕️
-
至於為何有時候健身教練能找出某些人的病因
且透過特別的訓練予以減輕或復原
其可能的兩大主因:
1.經驗與知識量足夠,給予適當的建議與指引幫助學員恢復。
2.運氣好。
-
在美國運動委員會中一再強調“轉介”的重要性
原因就在於專業領域的職業分割
雖然體適能與醫療界有這相輔相成的作用
.
⚠️但並不是「取代」!
骨科、復健科、物理治療師、健身教練
各自有各自專業領域
身為民眾我們該瞭解自己的問題
找對領域的專家 尋求解答與幫助
身為教練也不該僭越領域
學生一問 就認為自己突然有能力解決
充當起醫生 替學生診斷甚至治療
-
人們找教練 肯定是出於-相信
倘若指引錯誤造成病況加劇
(痛的還是自己 較無道德感的教練 也不痛不癢)
.
👉教練該做的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學生
.
🚫不要不懂裝懂 適當時間進行轉介
.
🚫不要賣弄學生對自己的信任
醫生不會說自己多懂運動
同理,教練也不該認為自己多懂身體與疾病
互相尊重各自的專業領域
健身不是萬能,教練也不是神
簡單一句-「有病就去看醫生!」
願我們都更加健康快樂!
#教練不是醫師
#專業互相尊重
#健身不是萬能
#教練不是神
#職業分割
#轉介
#健身
#增肌
#減脂
#健身房
#營養素
#增肌減脂
#阻力訓練
#健人生活
#健身人生
#fitness
#gym
#bulking
#cutting
#weighttraining
#bodybuilding
#health
#fitnesslife
#fitlife
#instafitness
#CYfitlife